濯清深感盟友的重要性,一方面减轻了后勤负担另一方面战术更加灵活从容最后,由于暹罗的宣传,华夏此次南征赢得了南洋诸国的支持。
本来南洋诸国对华夏是既有畏惧,又有警惕的。
但是华夏与暹罗结盟,让南洋诸国知道华夏对他们没有领土野心,只要听话,大家排排坐吃果果。
濯清热情招待披耶节基,对郑庸也十分客气,这让贫苦人家出身的郑庸,感到十分荣耀。
郑庸妻子刚给他生了个儿子,他对濯清说道:“王爷,犬子刚刚出生,能否请王爷给赐个名?”
濯清欣然答应:“人无信不立,国无信则衰!不如你的爱子就叫郑信吧!在此,我愿意代表华夏朝廷对暹罗重申,只要暹罗诚信,华夏永不征伐暹罗,与暹罗世代友好。”
披耶节基听了郑庸的翻译,连忙起身施礼。
披耶节基心情大好,这次他来黎城拜访濯清,超额完成了国王交给他的任务。不仅暹罗与华夏顺利结盟,还得到了华夏永不征伐的承诺,这是以前只有高丽才有的待遇。
濯清安抚暹罗,扶植高棉,目的也是给南洋诸国制定规则。顺华夏则昌,逆华夏则亡。
华夏在南洋未来的主要对手,是西洋列强。
藩属国的市场才是濯清需要争夺的。至于领土,不听话的藩属国的领土将归属华夏。
郑庸回到暹罗后,不遗余力地宣扬濯清的事迹。
一时之间,在暹罗和高棉,濯清成了老百姓口中的绝世英雄,不少百姓还在家中供奉濯清的长生牌位。
在高棉地区,百姓还自发地修建了数座濯清的生祠。
濯清听了哭笑不得,这前朝阉党最喜欢搞这套,而且此事若传回朝廷,皇上还不更忌惮自己?只是这是南洋百姓自发搞得,濯清也不能让人去拆了,那样反而显得做贼心虚。
濯清联络好暹罗,巩固好黎城的统治后,就要着手打击阮惠的残余势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