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在快要到安南的雨季了,濯清希望速战速决,在雨季前击败阮氏集团。
黎军在谅州战役中损失大半,已经无力再战。
这也达到了濯清的目的,为安南的北部改土归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。
黎维的旧贵族势力,在阮氏和濯清的双重打击下,几乎损失殆尽。
白岭南的南洋水师损失很小,一万多将士从来没打过这么多胜仗,都是顺风仗,几乎是用脚走走就赢了。
秦关的两万多南征军,只留了三千守住镇南关,其他都到了黎城,他们损失也不大,恶仗都是黎军在前面顶着打,南征军在后面包抄。
损失最大的是濯清的侍卫,斥候营,许多精锐将士在争夺黎城城门,阻击王宫侍卫和攻占王宫中牺牲了。
濯清在黎城北修建了一座陵园,用来安葬那些勇士们,陵园中树立了一座纪念碑,把阵亡烈士的名字全部刻在了上面,包括了卫若兰父子。
还有十几名女侍卫牺牲了,濯清力排众议,让女烈士也进入陵园,明确表示烈士不分男女,只有功勋。
女侍卫们都没有名字,只有姓氏。濯清将她们合葬在一处,墓碑上刻着濯清亲笔题写的十八个字:“她们的名字无人知晓,她们的功绩永世长存!”
针对阮惠的残军,濯清的思路很简单,他命令隋远率领一万二千多士兵向南平推,只留给自己三千兵马驻守黎城。
白岭南则率领水师一路向南,沿海岸伺机切断阮军南撤的后路。
暹罗由西向东进攻,压缩阮军的纵深。
阮惠、阮光被切了几次香肠后,终于明白了,南征军为什么总是能在自己的后方出现。
由于暹罗在西边不断攻击骚扰,阮惠即使知道南征军海上登陆战术,也无力应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