谈吐完全不像一个高中生,从骨子里流露出来的自信给杨林很强的压迫感。
他拿着方案的双手微微有些颤抖,没想到啊,他终究是小看了眼前的苏老板。
苏伟见他不说话,问道:“杨哥,你的简历上讲你在渝都钢铁厂干过,那可是全国前十的钢铁厂,前途无量,你为什么不干了?”
杨林抬起头看苏伟,“哎!”叹了口气,“你觉得哪些保守派能让你大刀阔斧的干吗?”
苏伟一听便明白了,原来又是一位仕途受挫,壮志未酬之人。
说来也不怪他,虽然国企开始大量引入管理型人才,但其中的利益关系错综复杂,往往所谓的人才进去了只能当笼中之鸟,提提建议什么的,听不听还是另一回事,表面上做的光鲜,实际还是原来的配方,原来的味道,像杨林这样的人才根本没有施展拳脚的余地,指不定哪天就因为几句话触碰到了中高层领导的利益,他的选择只剩下两条路,要么混吃混喝,空谈志向,要么走人。
庆幸杨林选择的后者,而和苏伟交流之后,竟然发现两者的观点震惊地相似,不过,杨林知道,他比不上苏伟,仅仅是手中的这份管理草案,就让他自叹不如。
但是,他迫切的想留在这里,因为他看见苏伟,仿佛找到了伯乐一样,在这里干下去,比在渝都钢铁厂混吃要强,起码他能真正着手管理!
……
s:感谢“那年寒冬c”的月票支持。
0172 录像厅
面试一共进行了两个小时,杨林的水平,苏伟三个问题就探出来了,能力还算不错,对于宏伟公司的发展有一定促进作用,但是如果他仅仅靠着现在的水平,很难面对股份制改革的浪潮。
当他听见苏伟大谈股份制改革的时候,杨林被吓着了,眼前的苏老板仿佛能够洞穿经济发展形势,太可怕。
如此想来,苏老板口中所讲要收购天府的目标并非空谈。
杨林在想,只要他能够在宏伟干下去,以后便是功成名就,此时来的正是时候,宏伟现在需要他这样的人才,他清楚,与苏伟还有很大的差距,但是他多年来孜孜不倦的习惯让他有一个学习向上的心,他坚信自己能够应付一切管理上的问题。
苏伟还未开口,杨林便毛遂自荐,“苏老板,我愿意在宏伟上班,给我一口饭吃,一张床睡就行,只要活着,我竭尽全力为宏伟做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