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几年里,薛定邦没有少受到过这样明里暗里的示好。像那名学生那样大胆的,还是第一次。
真像阿福。薛定邦点了根烟,眼前似乎浮现出小蜜糖娇俏可人的笑容。
“为了定邦桑,我什么都做得出来哦!”
那名学生整张脸红透,快步跑过薛定邦身边,头都没有回一下。
薛定邦笑笑摇头,站在教室门口抽完整根烟。
他喜欢年轻人,也喜欢自己的学生。这就是他为什么去教书的原因。
一想到这些年轻人,可以传承他的知识,可以站在他肩膀上,看见更加广阔的世界,薛定邦就由衷地感觉到欣慰。
现在出生的孩子,将来会学会薛定邦所不知道的本事。他们能够看见更加美好的未来,和更加瑰丽的世界。
数学的谜题,或许会在这些高校学生里面,出现新的突破。数学的将来,也寄托在这些年轻人身上。或许,在他们当中,会诞生新的数学巨擘,会拥有薛定邦无法想象的成果,薛定邦无法企及的成就。
我的肩膀借给你们,请踩着我,往更高处攀爬。
在薛定邦的学生里面,他最看好的,就是学姐的双胞胎儿子。俩小子长得一样,先出生的哥哥叫李熵,后出生的弟弟叫李奇。
奇点,熵增。
从奇点开始,到熵增结局。
这俩孩子都天赋異稟,薛定邦还在波士顿的时候,就充分感受到了这一点。他们都有强烈的求知欲,和常人无法比拟的头脑。
特别是李奇,他有着常人没有的专注。除了数学,他就只对李熵感兴趣。而李熵什么都爱,什么都好奇,什么都感兴趣。
两名孩子八月份应该就十一岁,明年准备参加美国的大学入学考试。或许,他们可以成为自己的学生。对十岁就已经完微积分的李奇来说,应该不难。
阳光暖暖洒入车窗,薛定邦由衷感到愉悦,他打了一下方向盘,问:“今天想吃什么?”
那语气就像是在轻井泽乡下,薛定邦去接阿福回家时,对副驾驶上的男人说的话。每一次,坐在他旁边的小蜜糖,都会亲昵地凑过来,抱住他的胳膊,拿胸脯在上面蹭。
每当小蜜糖这样做的时候,薛定邦会停下车,呵斥他不要捣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