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如果先搞技术难度低一点的,就以涡扇-6跟涡扇-8的一些技术融合来搞一款核心机;如果单独搞,涡扇-6的改进工作,得持续,不过不能像现在这样持续的大规模投入。”
“涡扇-6不是没有适用对象……”孙宏幽幽地说道。
谢凯来了兴趣,“运输机?”
涡扇-6是国内研究的第一种推重比为6的军用发动机。
到后来,涡扇-6一共三个型号,其中,作为基本型的涡扇-6,以及由涡扇-6改进而来的涡扇-6g,都是用于歼-9这样高空高速的战机;而涡扇-6甲,则是用于运输机。
目前国内的运输机没有使用对象,用于运十吧,涡扇-8貌似就失去了作用;用于运-8?那玩意儿是涡浆发动机……
“不,战斗机。歼轰-7!”孙宏说道。
这话一出,不仅谢凯为难,就连汪贵林他们也觉得这事儿可行性不高。
歼轰七现在使用的是从英国引进的贝斯发动机。
贝斯发动机国产化一直都没有获得突破,还是从404这边得到粉末冶金的整体铸造技术跟锻造加工能力,才解决掉关键工艺。
国家引进贝斯发动机,那可是花费了好几亿英镑!
“涡扇-6的性能参数,都比贝斯要高不少,不仅可以提高歼轰-7的载弹量,同时也有利于提高飞行速度等。”孙宏介绍着,“当初改进设计,其实我们也是想过,只不过,歼轰-7的配套发动机是贝斯……”
“现在贝斯国产化跟我们涡扇-6改进型的也差不多。”汪贵林说道。
谢凯突然觉得,国内发动机项目好像有些多了。
涡扇-6,涡扇-8,涡扇-9,还有涡喷-8等项目。
种类多,却没有一款性能强悍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