直到现在,都没有人相信楚质发现了什么紧急情况,以为他是在故意端着县官的架子,变着法子戏耍大家。
“那是你们的事情。”楚质微笑说道:“事后我还会再派人复查的。”
吏员们心中恨得咬牙切齿,表面上却不敢表露出来,毕竟人家是县衙之主,吩咐下属办差那是名正言顺的事情,除非不想干了,不然别想推却。
吏员们走后,刘仁之心里有些高兴,还有一丝忧虑,县官固然可以光明正大的寻法折腾胥吏,但是他们也以后会消极怠工,在某个关键时刻故意掉链子,让县官难以下台,而且还抓不到他们的把柄。
“大人……”怕楚质年轻气盛,不明其中的道理,刘仁之决定规劝几句,家和才能万事兴,况且县衙之地。
“刘主簿,情况怕是不妙啊。”将写好的书信递给刘仁之,楚质轻声说道:“派人将这信呈到州衙。”
虽然从来没有经历过旱灾,但是从无数的文史资料信息中,楚质也清楚的了解到,古代一但发生了灾情,朝廷官府固然会赈灾救济,可是起到的效果却十分微弱,楚质不希望路有饿孚、千里无鸡鸣的惨象出现在自己眼前,或者只是虚惊而已,悄悄安慰自己之余,听闻范仲淹到来的喜悦心情也渐渐淡了。
接过书信,刘仁之有些迷惑,难道大人刚才之言真有其事,并不是为了整治几个胥吏,见楚质心事重重的模样,也不好多问,带着一肚子的疑问,刘仁之退了出去。
独自侍在堂中,楚质绞尽脑汁想着后世的一些预防干旱情况的办法,却发现因于古今技术条件存在的差异,根本不能实现,就在愁眉不展之时,却听到衙役进来汇报:“大人,沈家二公子求见。”
沈辽,他来做什么,难道被自己的诚意所打动,决定做自己的幕僚了,楚质迷惑不解的猜测起来,也没有怠慢,连忙外出相迎。
“听说范公要到杭州赴任,是不是真的。”见到楚质出来,沈辽丝毫没有客气问好,直接询问,语气之中有些急切之意。
第二百四十七章 虚心求教
范仲淹赴任杭州的消息早已经如汹涌泉水一般,溢满了杭州城每个角落,城中百姓闻言,知道范相公的仁厚声音,纷纷欢欣鼓舞,文人士子,深知范公喜欢提携后学末进,早已摩拳擦掌帮好准备,而地主豪绅们,心情却非常复杂,当今声望最高的名士前来,若是能与之见个面,说上几句话,那也是难得的荣耀之事,问题在于,这个大名士的政治主张却触及了他们的利益,将其视之为敌人一点也不为过,如今他要主政杭州,怎么能心生欢喜。
消息灵通的沈家自然也清楚这个消息,沈辽自然不是专门前来求证的,况且要求证的话,直接到州衙打探就好,没有必要亲自前来,就算嘴上说不给大哥沈遘的面子,但是沈辽还是把话听到心里去,况且看楚质也顺眼,张李两村的事情他也有耳闻,清楚事情的复杂性,有些担心楚质处理不妥,引发更大的纷乱,所以知道楚质回城,考虑片刻,还是决定前来探下情况,适当提醒一下楚质。
“睿达兄,吏部公文已下,岂能有假。”楚质微笑说道。
“如此甚妙。”沈辽说道,清冷的面容缩放出一缕笑意,说话之间,楚质已经将人请到衙堂内的会客厅里,其实楚质也隐约察觉沈辽并不是只为范仲淹的事情而来,命人奉上清茶之后,随之笑吟吟的看着沈辽沉默不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