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若不发动乡勇,设若谅祚西来,与陛下会猎于汴桥,如何是好?诸君是想让城下之盟,复现于今日吗?!”
富弼也劝道:“陛下,病有缓急,治法不同。急病不可施以缓药,此妇孺皆知之理。”
“庆历年间,陕西乡勇刺发,乃正军败绩之故,与今日不同。”
“今日刺勇,只牺牲一时,安然固守而已,如陛下怜惜,只需于事后慢慢弥补即可。”
“去岁司马君实弹劾张方平举警于渭州,导致方平去职;其后任知州,不敢戒守,致谅祚入寇,掠劫万余人,杀伤无计。孰是孰非,不是一目了然吗?”
“如正军断然可用,谁愿意发起义勇?陛下,此乃两害相劝取其轻啊……”
双方正争执难下,就听一个弱弱的声音问道:“陛下,我还能发言不?”
第三百四十三章 建议
赵曙正被一干大臣吵得头痛,却见苏油一脸惊怕的样子:“呵呵,明润啊,这还是你第一次参与朝堂议事吧?不用怕,等再过上一阵……你就习惯了。”
呃,苏油赶紧躬身说道:“陛下,臣别有一策。”
赵曙顿时来了精神:“哦?说说看!”
苏油躬身道:“是,我听司马大谏和宰执枢密之间,争议主要集中在陕西兵力不足,军士不强,而民力已困是吧?”
韩琦点头:“正是。”
苏油说道:“如今夔州田氏覆灭,巫山以上,已然安定。然尚部署有囤安军三千人,控鹤军三千人,以及臣在夔州打造的所谓乡勇两千四百人,这些人大可用啊。”
韩琦富弼都是眼前一亮,随即又有些丧气:“明润,你说的这些都是银子兵,蜀中二林豪富,没什么问题,可北方养不起的。”
苏油说道:“不用朝廷养啊,三部自有军队善后政策,也是自备军器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