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老农们有目的的培养下,终于在前年得到了一种四倍体的作物,以陕西芸薹为母本,结合了甘蓝和芜菁的染色体组,一亩地产油能达到两百多斤,满足了榨油的需要,被苏油无耻地用自己的名字命名,称之为——油菜。
如今的植物油一斤上百文,两百斤就是二十贯,比种粮食的两贯收成,效益翻了十倍!
当然菜油与芝麻油,茶油相比,品质上要减一等,价格可能卖不到那么高,但是就算折价一半,那也是了不得。
而且这东西在江南,能够做到不和水稻抢地,就相当于是白捡!
追肥的事情以后再说,现在第一年地力肥厚,苏油虽然不敢以行政命令强行推广,但是在自己能够控制的那些土地上,大手一挥——统统给老子种!
种植方法一点不难,芥菜是中国大地上栽种历史最悠久的作物,油菜说到底,也是十字花科的一种。
第七百七十章 旗帜
油菜籽很小,一亩地只需要半斤种子,苏油从蜀中调运了两万斤种子,安排了五百顷地。
要用耧机播种,全用菜籽还不行,得用豆粕,米糠之类的东西,将种子进行稀释后才能播撒,同时也是一个追肥的过程。
除了油菜,还要安排冬麦,江南的部分地块,要抛弃水稻换成麦子,以备来年麦收之后,播种另一种同水稻抢地的农作物——棉花。
等到这些事情安排好,已经进入了十一月。
南风渐起,大船该出海了。
赵宗佑的能耐,让张散大吃一惊,因为理论上虽然一艘五千料的大船能装载三百吨货物,但是实际上因为货物本身大小不一占据空间不同,能够装载两百吨,便已经是船老大的计房师爷有大能耐。
而赵宗佑将十艘大大小小的船只和各种各样的货品,经过周密计算和科学配重,让张散设定的十艘船的载货量,只用八艘船就装完了。
张散跑去跟苏油请罪,还想要再多拉些货物,苏油却不让。
只说远航辛苦,多装淡水,食品,和武器弹药,也多一份保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