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3页

在文坛,这种事情并不多见,但也不是没有。

有些作家风格单一,一看就知道出自谁的手笔,有些作家则能够在不同题材和不同风格之间游刃有余的转换,这种作家通常被称为多面手。

林子轩在作家和编剧之间自由转换,既能写正剧,还能创作谐剧,两者都能保持较高水准,可以称得上是文坛多面手。

现在让程勇新头疼的是这部《活着》要不要发表?能不能发表?

第一百零五章 首看权

作为一名入职十年的老编辑,程勇新很清楚《活着》这部小说在审查上肯定过不了关,除非进行大修,只是一旦大修,这部小说就会失去原有的风格。

不说会变成平庸之作,也会消减掉其中的艺术特色。

编辑的责任不仅仅是发现优秀的作品,还要负责用专业的眼光帮助作家完善作品。

所谓完善,也就是进行修改,有些修改是为了作品更好,有些修改则是为了应付审查。

就算《百花》杂志后面有李老先生坐镇,也不能随心所欲,想刊登什么就刊登什么,只能说可以稍微出格,但出格的有限。

程勇新想了想,就把《活着》的稿子拿给了社长李琳琳。

李琳琳是李老的女儿,延续了父亲主持杂志社的风格,支持青年作家,支持在文学上有所创新的作家,成为了先锋派作家的保护人。

华国不少先锋派作家都是在《百花》杂志上成名,从而成为华国作家群体中的少壮派。

李琳琳看到这本小说,不由得想起年前在京城开会的时候碰到了慕致远,两人在闲谈的时候慕致远不经意的提到过这部小说。

“你觉得怎么样?”李琳琳询问道。

“稿子的质量很高,很有特色,就是内容上涉及不少敏感地带,审查上怕是过不了。”胡勇新如实说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