童童也两眼放光,说道:“叔,我们只要大的,小的不好吃。”
这两个原本天真稚趣的孩子,什么时候变成了吃货,在他们眼中的世界,似乎只分为“能吃的”和“不能吃的”。
不行啊,这两个问题孩子该教育了。姐姐和姐夫整天忙着饭店的生意,不怎么管教孩子,自己的父母虽然空闲,却也舍不得教育孩子。至于自己嘛……更是整天忙得脚不着地,虽然悠闲,但也没在家里住长远过,总是呆几天,就有这事那事的要忙。
“好,咱们就只捡大的。不过它们是害虫,爬到稻田里,只会祸害庄稼,小的虽然不想吃,咱们也得把它们清理掉。”李青云想借助捡蜗牛的机会,向孩子们灌输害虫和有益动物的概念。
“蜗牛是害虫吗?我看不像。”毛毛装作大人的模样,捡了一只大蜗牛,放在眼前看了半天,然后说道,“它们长得那么可爱,怎么会是害虫呢?昨天晚上看到的癞蛤蟆才是害虫呢。”
童童深以为然,帮腔道:“对对,癞蛤蟆才是害虫呢,长得那么丑,差点把我吓哭。”
什么叫差点把你吓哭,明明已经吓哭了好不好?不对,什么跟什么呀,差点被这两个小娃娃绕晕了。现在是谈害虫和有益动物的事,和美丑无关,和哭不哭也无关。而且癞蛤蟆是有益动物,它们可不是虫子。
李青云知道急不得,就一边捡蜗牛一边和两个孩子聊天。
“你们现在还小,还不知道益虫和害虫的定义。书上说,对我们人类有益的虫子叫益虫,对我们人类有害的虫子叫害虫。”李青云循循诱导,告诉孩子们一些定义知识。
“才不是呢。蜗牛对我们人类明明有益啊!”毛毛不满的反驳道。
“怎么有益了?你没看到它们在吃人类的庄稼吗?”李青云问道。
“它能当食物,我们大家吃得很高兴,难道对我们没益处吗?这还不算益虫吗?”听着毛毛一本正经的稚嫩声音,李青云一时语塞,不知道该怎么辩驳了。
童童也在旁边及时补刀:“蜗牛都这样了,还不算益虫,那什么东西才算益虫?”
李青云闷头捡蜗牛,直接无视两个熊孩子的问题,没教训成孩子,反被两个熊孩子教训了。
正在尴尬,李青云见父亲李承文背着一个药桶出现在地头。李承文看到儿子带着两个孩子在地里捡蜗牛,也挺意外。放下药桶,走到稻田里面说道:“今年的蜗牛成灾了,不打药怕是田里的稻苗保不住了。怎么着,两个娃子昨天还没吃够呀,今天又来逮蜗牛?”
“这两个熊孩子吃上了瘾,还说蜗牛是益虫,正愁怎么给他们解释呢。不过,就算蜗牛多了些,也不至于打药吧?”李青云的印象当中,村里人种田打药的不多,这几年镇上的种子站虽然进了不少农药,但村里种田的习惯还是难改,能不打药就不打药。